当国际乒联年初宣布本届乒乓球亚锦赛落户印度时,不少球迷心里就打了个问号,这个曾在英联邦运动会等大型赛事中暴露过“场馆漏雨、厕所没水” 的国家,真能撑得起一场高水平乒乓赛事?如今赛事刚启幕,答案比预想中更拉胯,运动员的 “生存适应”,竟成了比赛场竞技更难的事。
最先“踩坑” 的是中国台北队。队员抵达官方指定酒店后,随手拍的视频让网友直呼 “离谱”:铺在床上的床单皱皱巴巴,边角还沾着疑似污渍的印子,伸手摸一把能感觉到明显的粗糙感,“说这是放了一周没洗的,我都信”。更让人崩溃的是卫生间的水龙头,队员想接水洗漱,打开后先流出的是黄褐色污水,足足放了 20 分钟,水流才勉强变清。好在有队员早做了 “预判”,出发前特意网购了带过滤芯的花洒,“现在看来这步操作太明智了,不然连洗澡都得提心吊胆”。
国乒的后勤团队也没躲过这场“考验”。一名负责物资保障的工作人员在私下动态里直言,抵达赛区后的第一感受是 “环境比预案里的最差情况还糟”。虽然团队提前通过货运把瓶装水、消毒设备、甚至简易净水器都运了过来,但当地的空气里总飘着一股混合了尘土和油烟的异味,站在户外待久了,眼睛会不自觉地发辣,连呼吸都觉得闷。“酒店房间硬件勉强能住,但水质是硬伤,别说喝了,就连用自来水洗衣服,晾干后都能看到淡淡的水渍印,只能全靠自带的瓶装水解决洗漱和饮用需求。”
如果说住宿还能靠“自备物资” 扛过去,主办方准备的饮食则直接让球员们犯了难。赛事开幕当晚的欢迎晚宴,成了不少人 “难忘的尴尬”:长条餐桌上铺着大片芭蕉叶,上面随意码着咖喱鸡、咖喱土豆和一团团手抓饭,全程没见刀叉勺筷,只在桌边放了几罐清水,意思很明确,“入乡随俗,手抓着吃”。有队员看着满叶的咖喱酱,再想起白天水龙头里的污水,实在没了胃口,只能捏着一小块米饭象征性地尝了尝。晚宴后没三天,场地周边的便利店就出现了 “瓶装水断货潮”。不是主办方准备不足,而是球员们根本不敢碰当地的水和食物,只能靠采购瓶装水续命,这波“抢购”,恰恰暴露了大家对饮食安全的极度不信任。
比食宿更影响比赛的,是“状况百出” 的赛场。距离开赛仅剩24小时,卡林加体育馆的施工仍在收尾。原定为室内田径场改造的场馆,地胶铺设尚未完成,部分区域地胶边缘翘起、缝隙明显,且散落工具零件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6张比赛球桌仍未组装,有运动员提前去球馆适应训练,一进门就傻了眼:凹凸不平的水泥地,踩上去一边软一边硬。“本来想练几个快速侧身的衔接球,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出去,” 一位老将无奈调侃,“这感觉就像在田径场上打台球,完全找不到节奏,生怕动作大了伤着自己。”运动员只能在没有调试的灯光和电子屏下备战。而最离谱的一幕,日本队教练王锐拍摄的视频显示,场馆内甚至出现青蛙跳跃、蚊虫飞舞的混乱场景。
布巴内斯瓦尔十月气候湿热,气温超30℃,场馆内只有临时风扇降温,运动员训练10分钟就汗流浃背。更令选手困扰的是,训练场频繁出现青蛙、飞蛾等生物干扰,日本队员训练时就被青蛙“突袭”,国乒队员蒯曼的发球也被飞虫打断。场馆周边治安隐患亦引发担忧,组委会增派保安但仍难保障安全。
亚锦赛是通往世锦赛的关键资格赛,球员们封闭训练了几个月,本想在赛场上好好发挥,如今却要分心应对“脏床单、污水、跳台蛙” 这些意外;国乒、中国台北队这样的队伍还能靠强大的后勤兜底,那些经费有限、物资准备不足的队伍,又怎么应对?
国际乒联当初投票选择举办地时,究竟是怎么考量的?是只看了书面方案,还是压根没实地考察过?主办方的筹备失职,不该让运动员用健康和比赛状态来买单。眼下赛事才刚进行到一半,希望主办方能赶紧补漏洞。别让一场本该精彩的乒乓赛事,只留下“脏乱差” 的尴尬回忆。
嘉喜配资-股票配资机构-加杠杆买股票-最安全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